大话滇游局长篇 | 黄臻:西双版纳旅游的未来是“走出去”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游云南《大话滇游》栏目推出“云南旅游新征程”专题,邀请十六个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深入探讨云南各州市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发展旅游的新思路和新规划。
点击视频,收看访谈内容
本期,西双版纳州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黄臻和您探讨,旅游名州在文旅融合后,如何建设世界旅旅游名城。
局长推荐语
神奇美丽的西双版纳欢迎您的到来!
局长推荐线路:
1、景洪—大勐龙旅游村落—卫东瀑布—老曼娥—新班章—老班章—格朗和—景洪环线
2、景洪亚诺—易武—倚邦—勐伦—勐罕—景洪环线
3、《让我听懂你的语言》取景点旅游线路
傣味烧烤、手抓饭、舂鸡脚、竹虫、菜包鱼、菠萝饭
2019年2月27日,西双版纳州文化和旅游局正式挂牌,黄臻任局长。旅游产业是西双版纳州最有特色和最有优势的产业,是西双版纳最重要的支柱产业,而新的理念、新的集体、新的制度、新的载体,将推动西双版纳旅游产业的发展更上一个大台阶。黄臻说,文化和旅游融合是诗和远方的牵手,对于西双版纳来说,推进理念融合是关键点、推进职能融合是链接点、推进产业融合是关节点、推进服务融合是创新点、推进对外交流融合是引爆点。
共创西双版纳旅游产业发展新优势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没有文化的旅游是苍白的,西双版纳的文化以贝叶文化为核心,以水文化为载体。黄臻介绍,近年来西双版纳已从贝叶文化中梳理出传统四大叙事长诗,出版100件《贝叶经》,在核心文化发展方面作了深厚的积淀。如今年的泼水节,就通过叙事长诗《千瓣莲花》做了主题展演,并以直播的形式通过“游云南”平台向全国人民展示西双版纳的民族文化,观看量达到66万人次,让西双版纳的特色文化能够和旅游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并传递给国内外的游客,产生情感连接。黄臻表示,文旅结合后,将更注重发挥贝叶文化和水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核心价值,在丰富的节庆当中凸显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利用“游云南”等新平台和载体,通过音频、视频、文字等“同频共振“的形式将西双版纳美好的旅游形象推广出去。
下一步西双版纳还将全面领会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在融上着力,在创上突破,坚持“易融则融、能融尽融”,找准文化和旅游工作的最大公约数、最佳连接点,推动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并进,为事业发展提供新引擎新动力,形成发展新优势。
提升文旅对外交流合作,做好沿边开放大文章
黄臻认为,西双版纳文化和旅游融合,最大的机遇就是做好沿边开放大文章。他说,西双版纳旅游的未来是——走出去。黄臻认为,文旅产业的对外交流合作是西双版纳旅游产业升级的大课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一要全力推进跨境旅游合作区和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加强与周边国家边境地区的文化旅游合作交流,建设好“黄金旅游圈”,以“线路互连、景区互推、游客互送、信息互通、市场互融”方式,加大与老挝的南塔、乌都姆赛、琅勃拉邦、波乔、占巴色泰国的清莱、清迈,缅甸的景栋、大其力,柬埔赛的暹粒等周边国家和地区文化旅游合作,建立常来常往工作机制。二要加快发展通向东南亚国家的旅游线路。发展面向东南亚国家的旅游业务,根据现有航线和将努力开通航线,精心设计几条精品旅游线路,靠市场主体开拓、运营旅游新线路,从州内的游容做起,不断扩大影响,逐步做到全省、全国市场,使西双版纳逐步成为面向东南亚的旅游聚散地。三是提升文化对外交流水平,走出去开展好国际交流活动,稳步实施“国门文化创建工程,推动動腊“文化陸邻示范区”创建项目建设。
民族文化名州建设让傣文化放异彩
以傣文化为核心的西双版纳州,有13个世居民族,各个世居民族在西双版纳优越自然条件的孕育下,有着各自的生态文化的特点。当地谚语有说:有灵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黄臻介绍,版纳的文化正是天地、山水、神灵和人延伸的最朴素的自然生态文化。黄臻说,目前西双版纳文化和旅游局最核心的两个任务就是,基于最本质的文化核心来建设民族文化名州和推进世界旅游文化名城建设。
2012年起,西双版纳已全面推进民族文化名州建设工作,目前已初见成效。并涌现出《让我听懂你的语言》这样一部点击过亿的电视剧彰显西双版纳生态文化核心和文化自信,以及村村建村史馆,把西双版纳散落在各个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人文历史整合呈现,并带动全州博物馆、图书馆文化和经济发展的优秀案例。
黄臻介绍,2018年5月,阮成发省长在西双版纳州调研时提出了把西双版纳建设成为世界旅游名城的定位,这既是省委、省政府对西双版纳的期望,也是西双版纳旅游通过近40年发展后的必然选择。
建设世界旅游名城是一项历史性工程,黄臻说,要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当前要重点把握好两个方面:一要高点定位。只有树立世界的眼观,才能找准世界旅游名城建设的发力点和着力点要以国际的标准,做好“世界”和“名城”规划和建设。牢固树立“云南只有一个景区,这个景区叫云南”的理念,紧紧围绕“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的发展目标和“云南只有一个景区,这个景区叫云南”的发展理念,积极有效推进世界旅游名城建设工作相关工作。在6月底前完成世界旅游名城总规编制工作,根据州情及总规终稿选取补充3-4个专项规划项目。其次要高标准实施。做好国际视野下旅游产业和城市整体的协调发展,努力创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标杆,要合理把握开发节奏,边规划边开发,高标准实施好旅游基础设施及品牌提升一揽子工程建设,各县市和州旅游投资公司要用好旅游名城建设有限的资金做出更好的效益,年内完成好1500万元的项目建设,促进全州旅游新业态项目有序有力推进。
在建设世界旅游文化名城具体的实施方面,版纳也有自己的规划和思路。黄臻表示,一要抓规划。目前处于顶层设计阶段,雏形已经出来。黄臻比喻说,西双版纳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的规划就是一架飞机,景洪是客舱,勐腊、勐海发动机,目标是成为面向东南亚的重要枢纽,实现“一江连6国”的战略规划。二要抓引领。黄臻说,世界旅游名城最重要的要用文化来引领。任何一个旅游名城都离不开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人文核心思想在传承当中的支撑。版纳文化引领的核心体现是自然遗产的申报:一个是国家公园,一个是普洱茶公园。三要抓自信。黄臻认为,建设世界旅游文化名城,那这座城市就一定要有自信,要宜居、宜业、宜游。西双版纳将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传播以及国家级卫生城市、国家级森林城市、国家级文明城市的建设来提升城市自信。四要抓亲源关系。自古东南亚民心相通,西双版纳与东南亚各国一水相连,让东南亚民众来寻亲访友、寻根访源也是文旅产业国际化的一个体现。所以,西双版纳世界旅游文化名城当中的“名”将先从周边的东南亚作为规划点,延展到日本、韩国等规划圈,再扩展到欧美、俄罗斯等第三个规划圈。即抓住一个源点,扩散两个外含。
黄臻认为,文化和旅游融合是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传播先进文化、增进人民友谊的桥梁,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渠道。“文旅融合必须在对外交流融合方面下大力气、作大文章,要统筹安排交流项目和文化节庆活动,同步推进文化传播和旅游推广,不断吸引眼球,不断变换内容,不断开展活动在“名”上着眼,在“城”上着力,综合发挥文化和旅游各自优势,推动更多优秀文化产品、优质旅游产品走向海外,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标识展示好,真正实现“请进来,走出去,有爆点。”
“未来西双版纳的整个文旅产业的发展、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的研发,一定会在全域旅游的规划下,在旅游小镇的打造下,在一部手机游云南的带动下,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西双版纳之路。这是我们的特色,我们会在特色当中找经济发展的基础,在特色当中找文化自信,在自信当中塑造西双版纳未来的世界旅游名城。”黄臻总结到。
注:本文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END】
更多精彩: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哟~